bbin宝盈

求实求新,多到退役军人身边去

跟着厅(局)长去调研

  时间:2023年6月30日

  天气:晴/气温39摄氏度

  地点:湖北武汉

  按照惯例,杨爱东7点30分准时到达办公室,半小时的读报时间一直雷打不动。读报的习惯已经伴随他30多年,《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是他的“密友”,军事、法治、应急管理类的文章是他关注的重点。阅读的同时,他会将一些重点记录在学习笔记上。

  “学习永无止境,工作常干常新,欢迎你们来指导。”见到记者,杨厅长快人快语,伸出宽厚而温暖的手与我们一一问候。

  此时8点整,“咱们直奔主题吧!”杨爱东拨通了办公室主任武世权的电话,请他把拥军优抚处、就业创业处的同志召集过来,“最近大家任务都很重,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优待目录清单,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一旁陪同调研的同志告诉记者,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退役军人服务,不能有一丝马虎”。

第52页-86.JPG

杨爱东(左)在湖北医养康复中心调研,与军休干部胡广伦交流。 罗 明 摄

红色讲堂是“加油站”和“动力源”

  08:30 省档案馆

  提前6分钟,杨爱东来到湖北省档案馆的一楼报告厅,参加档案馆联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15家单位策划推出的“红色讲堂”系列专题活动。

  这个特殊的“讲堂”专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革命先烈后代以及英雄模范,结合党的文献与著作、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讲述红色故事。今天是“红色讲堂”的第三讲,专题讲述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故事。杨爱东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笔记本和笔,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仔细记录。

  60分钟的宣讲结束后,杨爱东的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字里行间还用红笔对重点词句进行标注。杨爱东告诉记者:“红色档案和英烈故事中,有熊熊不息的信仰之火。我们不仅要学,更要用好我们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红色资源,结合主题教育,组织老兵宣讲团,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烈士故事宣讲,让英烈精神永续传承,使其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加油站’和‘动力源’。”

“要把退役军人的暖心工程建设好”

  14:00 项目施工现场

  地面温度达到了40摄氏度,杨爱东如约到达湖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湖北省人民政府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这是他一直关注的暖心工程。该项目位于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公地点东侧,规划总用地面积875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755.05平方米,建成后,该中心集宣传教育、会议、培训、信访接待、指挥调度、文体活动、综合保障等八大功能于一体,能为全省退役军人及军休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项目在2023年1月15日正式启动后,我经常站在办公楼窗前观察工程进展情况。这几天,你们顶着烈日施工,很辛苦,一定要注意安全,把防中暑的措施预案做好,备上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给大家煮些绿豆汤……”杨爱东关切地问大家,“最近雨天比较多,现在你们有哪些矛盾困难需要协调解决?”

  “目前没什么大的困难。雨天施工时,我们将加大排水量,做好各项应急防范处置预案。”施工监理指着1号楼的环撑回答。杨爱东对施工安全非常关注,这个项目是他挂在心头的大事,两年前,受场地限制,厅里没有专门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保障质效。

  在规划展板前,杨爱东向记者介绍,大楼建成后,将开设医疗救助、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全面提高服务保障硬件条件,服务保障的软度也要提升,一定要让退役军人有“家”的感觉,让军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听说施工方和监理方都在,杨爱东召集大家开个简短的调度会。“你们是今年5月的‘文明施工红旗工地’,技术上我放心。怕就怕想省钱、想省力、想省事,怕就怕施工时马马虎虎、不认真。你们要扛起责任,我就在楼上办公,有困难的时候,你们举个旗子,给我个信号就行了。”说到这里,杨爱东和在场的人员都笑了。“过去听见噪声烦,现在听见噪声喜,这是施工近6个月来我最大的感受。每天在窗前看着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我都期待着大楼能够早日拔地而起,迎接他们的‘主人’。”

“我是693名志愿者之一”

  15:40  晓燕工作室

  “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服务省内福利院、光荣院的孤寡老人、社会空巢老人、临终关怀老人、退役老兵和荣誉伤残军人。成立以来,服务队的志愿者由最初的10名发展到现在的693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见到大家,省荣军医院老年护养中心“晓燕志愿服务队”队长袁晓燕介绍着自己的队伍。

  “这693名队员算上我了吗?”杨爱东笑着问。

  “算,当然算!”袁晓燕答道。

  “今后的志愿服务活动,要记得通知我。有什么困难也要直接说。”听到厅长的话,袁晓燕说,“最近活动比较多,资金上有点紧张。”“这件事我来对接落实。”他对同行的拥军优抚处负责同志说,优待目录清单里几家拥军企业资助的物资刚好派上用场,申领一部分明天送过来。

  “你是退役军人吧?”杨爱东看向站在队伍中的最后一名队友。“我是一名现役军人,正在休假。”杜孟晓回答道。“今天是我第三次来参加志愿服务,加入志愿服务队源于一次感动。2022年,我岳父生病住院,我在外执行任务,无法陪护。岳父在‘晓燕志愿服务队’队员的精心照料下,顺利康复出院。后来,我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向您汇报,我们服务队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85场次,发动志愿者6500余人次,服务老人12万余人次,累计公益时长3.2万余小时。”一旁的袁晓燕补充道。

  “做好服务工作不容易,你们要当好标杆,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为全省志愿服务队做出榜样。”杨爱东向晓燕工作室全体人员说。

“创新保障退役军人的医养结合”

  16:20  湖北医养康复中心

  离开晓燕工作室,杨爱东来到了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南湖畔的湖北医养康复中心。该中心有医疗楼、护养楼、益智阁、惠民楼等7栋建筑,设置床位1200张。该中心将在服务保障优抚对象、提供公共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为全省医养康养行业立标杆、作示范。

  “搞好服务要有资源,否则就是一句空话。要不断完善服务模式和标准化工作流程,把医养康复中心打造成全省残疾军人集中供养中心、优抚对象短期疗养中心、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中心、退役军人健康管理中心以及面向全社会的医疗养老服务中心。”走到“用温暖陪伴康复,让心灵沐浴阳光”的宣传标语前,杨爱东停下了脚步。

  “咱们这个地方可不只是给老兵看病的地方,要搞好服务,营造好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暖意,找到‘家’的感觉。”

  杨爱东来到荣军理疗室,与正在进行理疗的老兵握手,并送上慰问金。“最近天气变化比较大,你们要经常来做康复运动,有什么问题就多向邓祖华院长反映。”

  “感谢杨厅长对我们的关心,这里的服务很好!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照顾也很周到,就像亲人一样。”

  “立足保障退役军人,推动医养结合,创新健康服务一体规划、一体推进……” 走出医养康复中心的路上, 杨爱东一直在与邓祖华交谈。

“当好战友们的‘服务员’”

  17:00 宣讲报告厅

  走进宣讲报告厅,军休干部胡广伦、王星禄正在进行红色宣讲。杨爱东从一侧“溜”进去,悄悄坐在了座位上。

  “我虽是个年近九旬的老人,青春已离我远去,但我这个老兵仍愿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军休干部胡广伦的故事引发了来自全场观众的掌声。

  “您讲得好、做得更好,您在哪儿,光与热就在哪儿。今年是建军96周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见面,很特别,也很有意义。”杨爱东说。

  “我们将继续做好红色故事的宣讲员,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军休干部王星禄与身边的战友有着同样的想法。

  “我是你们的‘大服务员’,你们也要当好战友们的‘服务员’。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故事感染更多的人,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杨爱东说。

召开工作专班会

  19:50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4楼会议室

  刚参加完“每周一讲”夜校学习,杨爱东就“转战”到4楼会议室创新推动优抚事业单位发展的会场,检验优抚工作推动落实的成果。

  近几年,湖北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出台了一系列优抚政策措施,像在文旅“游湖北”小程序上线的退役军人“优待服务专区”,实现了退役军人“一部手机游湖北”的服务功效,很受退役军人欢迎。

  “受欢迎的事大家一定要多做。但也有些优待政策只是‘破了题’,工作虽然做了,力度和效果却还远远不够。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这次会议就是要奔着解决问题算总账。” 杨爱东说。

  “创新优抚事业单位发展是紧迫的课题,等不得、慢不得,我们不能只是‘守摊子’‘保运转’,想提高优抚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首先要切实解决发展定位不明、基础设施落后、经费保障不到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其次要有创新发展思维,特别是优抚医院要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打造特色重点专科,统筹软硬件建设,同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运营水平。”杨爱东给拥军优抚处处长韩峰和优抚医院负责同志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建议。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要善于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不能开个会、发个文就了事,每一项任务都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把列出的问题逐条逐项销账清零,提高服务保障的精细度,切实做到让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优抚对象愿意住进来,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争着进来,让有需求的人想挤进来。” 原计划1个小时的会议,延长了40分钟,讨论完工作,已是21:30。

  采访手记

  这是一次调研之行,也是一次学习之旅。

  记者跟着杨爱东厅长调研的一天,是一次“练兵”,更是一场“考试”。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出来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调研一线,杨爱东厅长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的工作作风,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状态,脚踩大地,改掉“坐”风,多走泥土路,多到退役军人身边、基层一线。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知基层所困、解基层所难,真正打通服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倪光辉 薛 薇 朱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