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上海全市2万多名退役军人奋战在抗疫一线

001.jpg

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资料图片

  从武汉回到上海的第3天,浦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李晓静给战友写了一封信。

  李晓静写道:在武汉奋斗的60多个日日夜夜,各种各样的物资满载着你们的关爱来到我们身边,转化成我们战斗的力量。在病房里,我们加倍对患者呵护和关爱,不仅仅是代表医疗队,也代表着我们退役军人的力量!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总能见到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曾是橄榄绿、浪花白、天空蓝。他们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用实际行动书写“若有战,召必回”。

  老兵患者:我给你敬个礼吧!

  “一日戎装在身,终身军魂在心!”已经退伍8年的李晓静一直认为,关键时刻冲在一线是退役军人的本色。

  非典期间请战支援小汤山的李晓静,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又一次递交请战书。大年初三,李晓静带领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唯一一支只有护士的50人团队,直抵核心战场——武汉金银潭医院。抵达武汉后,50名上海护理队员经过培训,除15人增援到第一批医疗队值守的病区外,其余35人迅速充实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各个科室。在那个特殊时期,重病患者的生活护理、病房卫生的打扫全都由护士负责,而且是在穿戴全套防护服的情况下完成。“我们经常是开工半小时不到,就已经汗流浃背,贴身衣物每天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再湿。”李晓静说。

  “你在前线战疫,我们在后方为你送去最需要的物资。”得知李晓静逆行武汉抗疫一线的消息,好几个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微信群旋即组建。经过募集筹款,从医用敷料、医用口罩、外科手套、防护服,到牛奶、速干短袖等,带着退役军人深情关怀的一批批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李晓静团队手上。

  与李晓静一样,樊民也参加过小汤山抗击非典医疗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的他,曾在上海长征医院从事心血管诊疗20余年。2016年脱下军装后,加入岳阳医院,担任心血管内科主任。2月15日,作为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岳阳医院分队队长,樊民带领31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入驻雷神山医院。

  每天早上,樊民都会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查看病人情况。病区有一位81岁的老年女性重症患者,出现纳差、腹胀等现象,导致营养不良,白蛋白很低。收治后,樊民针对她的病况,用静脉输液补充白蛋白、氨基酸的同时,利用针灸、中药改善她的症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对症的中药治疗,病区还为病人安排了六字诀功法、敷贴等中医治疗,较大程度地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感。

  在雷神山医院C7病区,有一面爱心墙贴满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信。一位即将出院的79岁的老先生对樊民说:“我年纪大了,手又抖,写不了感谢信,我给你敬个礼吧!”标准的姿势立马吸引了樊民的注意。追问下,樊民得知老人是一名老兵,他当即以军礼回应。

  长海医院心血管外科护士长邱文娟,是一名服役了20多年的老兵。2016年退伍的她,跟随军队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后,担任湖北省妇幼保健医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护士长。

  在军队支援湖北的多个定点医院中,光谷院区建成最晚,收治的老年患者也更为集中。这些高龄患者大都有基础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弱,护理要求高。“我们负责病人所有的生活照料,包括翻身、拍背、吸痰。同时,加强体位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另外,还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组建了一个病情汇报微信群,实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便于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及时调整计划。”邱文娟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34床的百岁老人王大爷康复出院。

  处处活跃着退役军人的身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退役军人的身影。疫情期间,在上海的社区、卡口、生产车间,也能看到退役军人的身影。

  傍晚5时,外面天色渐渐昏暗,车间灯光明亮,13名特殊的“加班工人”在完成体温测量、洗脸洗手、换工作服等环节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取瓶、灌装、贴标、喷印、装箱到打包封条、搬运,整个流程他们已经相当熟悉。

  这群特殊的“工人”,是由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朱剑峰,退役军人、普陀公安分局纪委书记朱洪葵等召集的退役军人志愿者。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到消毒剂生产企业志愿加班,协助企业生产更多的医用物资,支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

  在17名参加过国庆阅兵式预备役方阵的上海官兵中,“90后”奉贤籍官兵连晓波和徐浩是其中两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们重新穿上绿军装,主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

  在四团镇横桥村,身穿迷彩服的连晓波一手拿着额温枪,一手夹着人员进出记录表,一边对往来行人进行体温测量,一边对每位进出村人员进行事由问询和登记。一个上午,这样的动作重复了数十次。同时,连晓波还会在轮班后去村里瞧瞧,了解外来人员到村情况。

  同样身着绿军装的徐浩,“战场”则在青村镇钱桥社区长丰新村。他的任务是把好小区的侧门。为了不让一名非小区人员进入,他还主动当起了快递员,把居民网购的生产生活用品送到每位居民的家门口。

  长宁城管仙霞新村街道中队“90后”队员王海森有两年的湖北咸宁从军经历。3月2日,长宁区征集有外语能力的志愿者,王海森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应该冲在第一线。”

  助力退役军人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有不少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关键时期,上海退役军人发挥自身优势,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G60枫泾收费站需大量防疫志愿者!”作为上海的西南门户,G60枫泾收费站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卡口之一。2月末,随着复工潮来临,防疫压力与日俱增。

  招募通知刚下发,由退役军人创办,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上海宗保保安服务公司很快发动15名退伍老兵组成“抗疫突击队”,驰援枫泾道口。短短几天时间,这支“抗疫突击队” 就扩充到800人。这800位退役军人活跃在上海交通要道路口设卡处、地铁站体温检测处、小区门口测温点、药店发放口罩维持秩序处等,成为上海志愿防疫的一支“生力军”。

  65岁的退役老兵、上海南勤仓储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业忠22年前曾跟随部队坚守在武汉长江堤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得知武汉当地生活物资紧缺,就动用多方力量,筹措各类生活物资。没有运输车,孙业忠自己租了3辆;没有司机,他发动同样也是退役军人的员工顶上。

  2月22日,山东的大白菜、海南的辣椒、江苏的鸡蛋、上海的方便面……经过1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3辆大货车缓缓驶入湖北省军区大院。孙业忠说:“不管穿着军装还是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一个兵。”

  为了更好组织退役军人投身疫情防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广泛动员全市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动员退役军人发挥表率作用和自身独特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已组建近20支疫情抗击队伍,1000余名干部职工投身一线。全市共有2万多名退役军人积极奋战在医护救治、社区防控、道口防控等抗疫前线。另外,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与上海高新产业融创服务战略联盟联合向全市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企业发出号召募捐。截至目前,退役军人已捐款2600多万元,捐赠实物价值500多万元。

  为了助力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深入上海西虹桥北斗产业园、添慈退役军人创业家园、虹桥自贸城、利长制衣、诚培置业等多家退役军人创办企业、产业园区,了解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和复工复产复市情况,调查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针对性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积极协调交通银行等拥军优抚合作金融机构,已帮助退役军人创办企业解决融资2.4亿余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记者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