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创新“皖”出尊崇新局面
对话厅(局)长
对话人:
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林海
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 倪光辉
安徽合肥西郊,蜀山革命烈士陵园,天高云淡,静谧肃穆。
置身这里,我们的对话从对英烈的尊崇展开。
开展“红色江淮”寻亲之路,率先在全国开通首条老兵心理援助热线,军休智库在系统内发挥引领作用,“红耀江淮”应急抢险志愿服务队在河南洪灾中一马当先,让退役老兵获得实惠的就业创业中心……一系列创新之举让“荣光之路”融媒体报道组的成员们印象深刻。
“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让退役军人从手握一支钢枪到掌握一身本领”“安置工作,要让退役军人既能安身,还能安心”“当家人、写家书、办家事”……
“这位厅长好有少年气!”被许多网友美誉的林海厅长,在对话中金句频出,显示出他对工作的深刻思考。“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为退役军人服务,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法。”林海告诉记者,就是要促进理念、思路和载体的创新,做到退役军人相关数据底数清、台账明,才能多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
巍巍大别山,浓浓红色情。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刻进血脉的大别山精神,安徽退役军人系统成立3年来,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闯劲,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批急事难事,广大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更加强烈、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忠诚、为军、担当、奉献”,
既是对工作的期许,也是一种追求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参与出品的《觉醒年代》广获好评,合肥的延乔路一度成为热搜,蜀山革命烈士陵园也成为红色旅游打卡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bbin宝盈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安徽在这方面怎么做的?
林海: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安徽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全省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8.8万名,包括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两人,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烈士。安徽bbin宝盈门组建以来,始终将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尊崇导向,创新方式载体,用红色资源育人育心。在实践中,我们着力用好“三心”:
用初心讲好英烈故事。在全省开展“百年江淮英烈”等褒扬纪念活动,清明期间举办“一封家书祭清明”“一幅画像显英容”系列活动,启动编纂“红色江淮”系列丛书。在政务新媒体开辟“百年江淮英烈”专栏,选取10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烈士,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
用诚心凸显尊崇关爱。出台《安徽省烈士亲属异地祭扫组织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在国家规定的跨省祭扫基础上,将省内跨区域祭扫的烈士亲属一并纳入服务保障范围,此举走在全国前列。把让烈士“回家”作为缅怀逝者、致敬英雄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省已为23位烈士寻找到了亲属。
用匠心抓好提质改造。一座座烈士纪念设施,见证的是一段段红色历史。安徽率先出台《省级烈士纪念设施评定规范》《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规范》等两项省级地方标准,重点抓好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这项大工程,全力打造“一中心、两群、两带”江淮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新阵地。目前,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程已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
记者: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的遗传基因。对安徽退役军人工作来说,创新也是最大动能、最大潜能。在采访中,许多退役军人工作者不约而同提到了创新密码,请您介绍一下。
林海:创新是展示安徽美好形象的“金字招牌”,这块招牌同样闪耀在安徽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相较于发达地区省份,我们的优势还不强,面临的困难有不少。当前,越是追赶跨越,越要依靠创新提质赋能;越是遇到瓶颈,越要通过改革创新打开局面。我们提出“忠诚、为军、担当、奉献”的机关文化,这也是安徽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精神密码”。
加强党的领导,永葆“忠诚”本色。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的磨炼、重大斗争实践的考验,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
强化服务保障,恪守“为军”基色。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往往是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聚沙成塔的。我们就是要立足部门职责,着力解决好安置就业、优待抚恤、关爱帮扶、权益维护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工作做到服务对象心坎上。
攻坚化解矛盾,增强“担当”底色。大力弘扬“大事敢担当,难事有作为”的作风,把敢不敢扛、愿不愿干、能不能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正确评价自己的标准。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创新,坚持试点探路、典型引路、经验开路,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提高退役军人工作质量。
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奉献”成色。坚持从实处抓、从难点破,统筹抓好信息化、建档立卡、政策落实、制度规范等基础工作,高效盘活利用各类服务保障资源,为退役军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坚定不移练本领,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退役军人的幸福指数和事业的发展指数,让服务对象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这8个字既是我们对工作的一份期许,也是对自身境界的一种追求。
把准新坐标、新定位,
谋新招、出新策,干出新作为
记者: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就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作出重大部署。请您谈谈在安徽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林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国之大者”,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必须时时铭记于心、处处实践于行。近年来,安徽bbin宝盈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持续深化与沪苏浙合作对接,为退役军人事务领域长三角一体化积极贡献“安徽力量”。
一方面,省厅和各市、县局分别组队前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开展调研,加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理念方法,把沪苏浙的好经验好做法,吸收、融入安徽退役军人工作实践。全省系统正以“一体化”的共识、“一张图”的共绘、“一起干”的共为,把一体化发展引向深入。另一方面,与沪苏浙bbin宝盈门共同签订《推进长三角退役军人事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与沪苏浙退役军人部门从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协作、强化就业创业服务联动、实施抚恤优待服务协同、加强发展规划互动衔接等4方面,就建立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组建长三角红色宣讲团队、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等具体合作事项达成初步共识。
记者:安徽是革命老区,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年,安徽的拥军优属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请您介绍一下经验和做法。
林海:我们大力弘扬安徽双拥光荣传统,以服务部队练兵备战、专谋打赢为主线,探索路径、创新方法,推动富民强省与强军兴军同频共振、互促双拥,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持续稳固。
扛起强军兴军责任,服务部队练兵备战。我们紧贴部队备战打仗需要,坚持“链条式”推进,提供“全方位”支持,努力与部队形成共谋打赢的良好格局。比如,我们推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部队制度,组织双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行业系统拥军活动,有效整合部门力量,帮助部队解决建设发展难题,改善备战条件。成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为边海防官兵及其亲属,提供特殊倾斜关爱帮扶措施,推动拥军支前工作向“前线、前沿、前哨”延伸。
弘扬尊崇军人风尚,全力解决“三后”之忧。为了让随军家属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对体制内的随军家属,纳入年度计划全部对口安置到位;对未就业的随军家属,实行行政化、市场化、货币化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和就业质量。专门出台《安徽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两年来全省共有22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到教育优待政策。积极推动优属工作向军人整个家庭拓展,为军人父母发放军属证、将市民一卡通优惠卡发放范围扩大到驻地军人直系亲属、为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军人父母免费体检等。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营造尊崇关爱氛围。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通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拥军优抚服务,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社工及其他社会力量多方联动工作的新模式。比如,积极推进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社会化拥军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拥军惠军联盟,涵盖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军人驿站、旅游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组建以来,我们坚持“普惠加优待”工作理念,全力做好优抚保障,暖心开展关爱帮扶,在全国率先创制了纾困解难优待金制度,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他们身边。近3年,安徽每年设立2.7亿元专项奖补资金,对全省32个原国家级和原省级贫困县退役军人工作实行以奖代补;每年安排省级革命老区农村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解决68个革命老区优抚对象生活困难问题,广大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进一步增强。
敢于担当,才能破题解难
行创新之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记者:bbin宝盈门组建时,正值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时刻,涉及部队的移防、人员的安置,包括军事项目的建设。安徽是兵员大省、驻军大省,移交安置工作遇到的问题应该不少,我们是怎么做的?
林海:当前,移交安置工作特点与以往不同。比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都是服役超过12年或16年的,或者立过功、致过残,或是烈士子女。他们回到地方,在年龄、技能方面没有优势,我们必须保障好,严格按政策安置到位。安徽bbin宝盈门组建以来,我们坚持用情用心用力做好移交安置工作,努力以实际行动让退役军人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注重提高安置质量。2019年安徽在退役士兵安置文件中,明确规定省、市、县要以接收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人数为基数,分别按照不低于5%、10%、20%的比例提供事业单位接收安置岗位,并按规定给予编制保障。自此以后,每年退役士兵安置文件均明确规定,各级提供的事业单位岗位,不得低于上年度安置到事业单位的比例。今年,我们建立了对同级国有企业安置岗位计划事前审核和跟踪落实机制,对提供的岗位不符合退役士兵工作和发展实际的,会商其主管部门后退回重新核报,切实提高岗位质量,提升岗位计划利用率。
不断完善安置办法。为了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人力资源作用,我们积极探索“直通车”式安置方式,健全“阳光安置”机制,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其中,“直通车”式安置办法,是指实行重点对象直接安置、专业人才对口安置、特殊人才选调安置、具备资格转任安置、到基层一线优先安置等相结合的安置办法。
积极做好服务管理。为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的服务管理工作,我们联合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的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保障合法权益、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建立健全返乡报到、信息登记、政策宣传、保险接续等全流程工作机制,有利于退役士兵顺利完成身份转换、尽快适应地方工作。
记者:有了就业,退役军人生活才有保障,幸福才有基础。在做好就业创业方面,安徽有哪些创新做法?
林海:一人就业,全家安稳。我们主要推行“教培先行,岗位跟进”的工作模式,要把退役军人从“手握一把钢枪”转变成“掌握一身技能”,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组建以来,为了促进退役军人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助力他们华丽转身、回归社会,我们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政策引导,做好就业创业扶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区岗位优势 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工作方案》,助力退役军人到全省119个经济功能区就业创业。拓展就业供给领域,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聘)、国有企业按规定比例定向招聘。会同省有关部门出台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创业孵化载体有序建设和良性发展。与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大型企业资源吸附效应,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退役军人就业基地。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实践中,一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对退役军人缺少吸引力。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主动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对退役军人就业提出的新要求,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实现技能培训与上岗就业无缝衔接。
坚持创业带动,释放就业倍增效应。我们创新举办多期“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退役军人创业特训营,组织200余名优秀退役军人走进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接受创业培训。加强创业园地建设,推动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场地创新开辟退役军人创业专区。积极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
搭建供需平台,优化就业公共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是公共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需要创新思路,善于借用外力、调动资源为我所用,推动服务保障水平上品质、上台阶。通过与省人社部门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就业服务、创业服务、绩效评价和指导调度等6项机制。推动在安徽公共招聘网开通“退役军人招聘”专区,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对接。
创新赋能,推动“三过硬”
让奉献的成色更足、质效更好
记者:抓基层、打基础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请您谈谈安徽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林海:甘于奉献是我们能干好工作的前提。“奉献”质效好不好、成色足不足,取决于基层建设是否到位、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基本能力是否过硬。部门组建以来,我们始终将基层基础基本建设作为重要工程紧盯不放。
做好服务中心(站)建设“下半篇文章”。紧紧抓住全国示范创建的机遇,全力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从有向优”转型升级,努力将每一个服务站点都建设成为退役军人之家,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氛围、家的责任和家的温暖。一是夯实服务基础。建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提升政治文化环境背景下的家的氛围,凸显红的底色、军的本色。二是担起家的责任。以建立健全各类服务事项清单、流程、台账、档案等为基础,坚持把退役军人当家人,把退役军人的事当家事,把退役军人的来信当家书,坚持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涵、融合服务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全场景服务,让每一名服务对象切实感受“家”的温暖。三是拓展服务阵地。探索在退役军人较多的行业企业和外出流动聚集地,设立“退役军人之家”,实现有退役军人的地方就有退役军人服务机构。
用好信息化这个高质量发展引擎。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将退役军人信息化工作纳入安徽省发改委的大盘子中谋划部署,争取专项资金近7000万元,“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建设更有保障。分步推进全要素建档立卡工作,对服务对象信息数据进行补录、整合和优化,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为精准化管理、便捷化服务、科学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突出“数字赋能”,积极推动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实现军人退役“一件事联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铁军队伍。坚持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双轮驱动,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铁军队伍。立足退役军人事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内部架构,整体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树立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畅通机关和厅属事业单位交流渠道,选优配强厅属单位班子力量。安排厅机关及厅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到信访窗口实践锻炼,让年轻干部直接接触群众、倾听群众诉求,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记者:下一步,安徽退役军人工作还有什么新的打算?
林海:践行“忠诚、为军、担当、奉献”的系统文化,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是我们响应中央号召、全面对标落实的重要体现,是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精神血脉的行动自觉。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始终,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服务好、保障好,把江淮大地的红色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始终带着责任、感情、温度,坚守“三家”理念,努力做到“六化”(关爱帮扶亲情化、移交安置精准化、就业创业品牌化、双拥共建社会化、褒扬纪念标准化、机关党建模范化),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为退役军人争取更大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