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娃子”远去 红色热土未敢忘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墙。 侯 坤 摄

  “伏茂娃子、向发娃子、何水娃子、吴彭女子、吴琼女子……”

  四川巴中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墙。一个接一个“娃子”“女子”的故事,让不少来访者泪眼婆娑。

  据了解,这里长眠着25048名烈士,是全国安葬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一列列洁白的墓碑,是烈士们最后的军姿。记者一行探访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听当地人讲述红军“娃子”的故事,感受红军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从“心”出发,英烈精神薪火相传

  伴着悠扬回响的思念曲,记者一行缓步走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墙前。

  “为什么有这么多叫娃子、女子的烈士?”记者不解。

  “当时通江不足23万人,有近5万人参加红军。其中有的只有十几岁,最小的只有9岁。”

  “参加儿童团放哨、送信、当号兵。在川北,没成年的男孩叫娃子,女孩叫女子,这些娃子、女子就是小红军,他们还没来得及成年就牺牲了。”

  英烈墙上的202位“娃子”、76位“女子”,没人知道他们家在哪里,何时参军,何时牺牲。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彼时,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12万人参军,4.8万人牺牲。

  46岁的薛元勋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2016年来此工作,他早已记不清向人讲述了多少次英烈故事。

  90年前,为建立川陕苏区奉献生命的年轻烈士,远远不止他们。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在达州万源战史陈列馆,还留下了许多“娃子”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镌刻着13.8万英烈姓名的纪念墙上,“娃子”烈士约占5%,近7000人。

  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无名烈士17225位。曾经他们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身怀满腔的激情和滚烫的热血。如今大部分烈士的面目和家世已无从知晓,但英烈的故事从未被遗忘。

  2019年10月16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到陵园调研,作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四川省随即开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地区整体提升建设。

  自此,四川省委审定通过25个项目,提出第一期重点抓好纪念馆展陈提升、核心区绿化提升、园区信息化建设等12个提升项目。近2亿元资金投入改造,如今陵园旧貌换新颜。

  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阳光的照射下,新落成的川陕苏区纪念馆熠熠生辉。2022年1月18日,四川省首条红色主题高速——镇广高速通江至王坪段通车,直通纪念馆。

  行动不止于此。2018年7月,陵园启动“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成功帮助38位烈士寻找到亲人亲属,70余名烈士的事迹得以挖掘整理;依托烈士历史背景,深挖红色文化,《川陕忠魂》《通江苏维埃志》等20余种地方教材被编辑成册;《活着》《巴山红军魂》等诗歌、红歌、舞台剧广为传播……

  一边是大规模的投入,另一边坚持面向全国免费开放。近一年来,这个特殊的课堂,已接待全国各地共130余万人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8500余场次。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不计其数的党政机关干部、青少年和各界群众怀着感恩之心自发来此缅怀祭奠英烈,学习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英魂不泯、浩气长存。英烈精神感召着千千万万人……

  “为奉献者奉献”,关爱烈属细致入微

  见到记者,巴中市恩阳区长岭寨村烈属罗家甫老人多次哽咽落泪。

  他指着身后的房子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他居住了60多年的房屋至今无法修缮,感谢巴中市关爱烈属协会。

  罗家甫的长子罗晓勤1974年入伍,1979年3月在新疆执行边防任务中牺牲。老人体弱多病,小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生活主要依靠国家政策保障。

  2020年12月,巴中市关爱烈属协会正式成立。作为四川省首个以烈属为主要关爱对象的社会组织,协会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份烈属档案、一个专门账户、一套服务体系、一组关爱办法、一个监督评议。

  通过全面摸排,协会掌握了全市健在烈属人数1206人,通过专门账户,统一接受和管理捐赠资金,同时建立起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职工为主的联络员队伍、志愿者服务队和社会关爱队伍,及时向bbin宝盈门反馈烈属家庭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正是在实际走访交谈中,了解到老人希望修缮房屋的愿望。2021年3月1日,在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老人意见后,巴中市关爱烈属协会决定:在原有房屋基础上,由关爱烈属协会出资改造!

  “两个月竣工,花了7万元,维修工程队由老人自己挑,老人满意,我们也觉得有成就感。”巴中市关爱烈属协会副会长白煜向记者介绍,协会与全市现有的1200余名烈属建立了常态化联系制度,“一对一”结对认亲,至少每月走访一次,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增进感情。

  放下旧念,与英烈朝夕相伴

  在成都市一环路北四段附近的喧闹街市,马鞍山烈士陵园颇为与众不同。它邻近客运站,附近遍布商厦、住宅小区,更有不少学校环绕。

  始建于1951年的马鞍山烈士陵园,安葬着原川西军区在成都解放初期清匪剿特战斗中牺牲的40余名革命烈士。陵园虽经过两次修缮,纪念设施依然十分简陋。

  2020年12月,经多方调研论证后,成都市金牛区委、区政府决定结合周边区域城市更新规划,对陵园提质改造,并同周边居民生活、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相融合,提出打造集“纪念+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烈士纪念园。

  “改造之初,附近的居民还有不同意见,与没有围墙的烈士陵园朝夕相伴,心里不舒服。但改造后,很多顾虑都打消了。”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李赤峰告诉记者,更暖心的是2021年5月,在金牛区社区建制调整改革中,园区所处的“一环路北四段社区”的居民还提议将小区更名为“马鞍社区”,与马鞍山烈士纪念园相互辉映、相互衬托。

  “开放式的空间,出入更加自由,人流量也比之前更多了,而且园内休闲区域还有座椅,更加方便生活!”谈起改造后的变化,周边商户感慨不已。

  “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更让广大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金牛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金牛区还将倡导社会各界为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提供捐助和支持,引入志愿者服务,鼓励退役军人、烈士遗属、青年学生和公众人物等群体积极参与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提升红色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