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用真情践行职责 用执着书写奉献--汪勇先进事迹

  汪勇,1990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政治协理员等职。2006年转业,2007年至今一直任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社区民警,2013年11月被组织提拔任命为公安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兼任咸东社区2社区民警,一级警督警衔。

  汪勇同志先后被单位评为十佳社区民警、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省市区劳动模范;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16年7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陕西省公安系统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九大。 

  17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顽强、严守纪律的品格,曾经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转业到地方后,更加勤勉敬业、克己奉公、忘我奉献,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所有的感情、责任心和爱心投入到咸东社区,坚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亲情服务,在降低发案和服务群众上殚精竭虑,使咸东社区从一个治安混乱的社区,变成了一个防范严密、环境整洁、邻里和睦的零发案社区,得到了辖区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

  他把百姓当亲人,真情服务群众、践行民生警务

  咸东社区有居民2418户7230人,实有人口16000多人,是一个由12个老企业福利区组成的"组合型"社区,片大点散是这个社区的特点之一。当社区民警伊始,摆在汪勇面前的问题首先是认门、识人、知情。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万千百"计划:即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他要通过实施这个计划,把一个新片警决心为百姓服好务的真情实意交给群众。

  他坚持社区警务工作"六必到":即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生活困难必到、发案必到、重点人员见面必到。肖慧琴、周淑芳、肖洛书等社区25名年老独居、长期有病的孤寡空巢老人的情况,他很快摸了个清,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坚持每月都要上门看望一次。逢年过节,他都要为这些老人贴春联、煮元宵、送粽子。住省建八公司家属院的黄金顶,今年55岁,一直未成家,并且身患半身不遂,行动、生活极为不便。汪勇得知他的困窘后,就经常上门给他送饭、倒垃圾。老黄家里煤气灶坏了,汪勇二话没说就买了新的煤气灶;为了给老黄"解闷",汪勇又花600多元买了一台新的电视送去。提起汪勇,黄金顶总是没说话眼圈先红了,他说:"汪勇这样帮我6、7年了,比我亲妹子操的心都多"。

  他把职业当事业干,倾心打造平安社区,守卫群众安全

  过去,咸东社区是一个四处漏"风"、安全隐患多、侵财案件发案多的社区。有时,群众上二楼送娃,下楼就不见了自行车。社区治安的实际状况深深触动了汪勇,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咸东社区打造成一个平安社区。

  他利用社区党建平台,成立了由26名驻地单位领导、保卫干部和家委会主任等组成的治安防范联席会;在29个社区建立了治安值班室;组建了有173名社区党员和离退休人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和65名小区保安组成的专职安防队以及150名群众参与的治安信息反馈队伍,为社区群防群治奠定了人力基础。他先后协调4个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加高了3个小区围墙,拉设了300多米防盗铁丝网,安装了3盏探照灯。他还自掏腰包购买了360多个门窗报警器,免费分发放给社区楼层较低、位置偏僻的住户,使小区一天比一天安全起来。他坚持每周通报一次警情,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宣传,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进行一次治安形势分析,把安全防范从现实环境延伸到群众的心里和脑海里。他无论值班与否,都坚持在夜间甚至后半夜到社区转几圈。他参与夜间巡逻究竟多少次,自己说不清,社区居民也记不清。辖区27号院退休女教师陈群燕说:"我觉少,爱起夜,经常半夜隔着窗户看见汪勇在夜巡。心里特别感动。他牺牲了自己的睡眠为的是让辖区百姓能睡个安稳觉"。

  汪勇对两劳释放人员格外关注和用心。他推行"思想上拉一把、生活上帮一把、工作上扶一把"的方法,建立了由24名党员组成的帮教队伍。经过努力,社区12名两劳释放和吸毒人员都有了明显转变,均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区吸毒人员韩某前年被汪勇送去戒毒。戒毒期间,汪勇主动了解其治疗情况,经常给他家长打电话反馈他的表现。韩某出了戒毒所,第一时间来找汪勇。汪勇一边劝他要痛改前非,一边给了他100元钱生活费。除每周上门走访谈话一次外,汪勇还连续给他介绍了几个工作,现在韩某在一家电信维护公司开车,每月收入1800多元。提起汪勇,韩某常常眼含热泪,说:"汪哥是真心为我好,为我走正道"。

  在汪勇和社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咸东社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发案下降了88%,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治安案件,多个小区长期保持"零发案",咸东社区成为韩森寨地区发案率最低的社区之一。

  他自觉刻苦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提升履职能力

  参军入伍时,汪勇连高中还都没有读完。他深知文化知识的不足是他工作和事业的"拦路虎"。因此,在工作之余他拼命的"恶补",抓住一切时间为自己"充电"。

  他结合岗位需要大量学习公安业务和法律知识,潜心钻研不同事件、不同案件的走访调查方式、询问内容和讯问技巧,先后归纳总结出《吸毒案件笔录17要素》、《各类案件适用法律条文汇总》、《调查取证注意事项》等多种实践体会和工作要点。

  他在学习中建立起了厚厚的剪贴本。只要是看到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只要是工作中用得着的,汪勇都一篇一篇地剪下来,一张一张地贴到本子上,一遍一遍地反复学习。通过边学习边实践,汪勇对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有了自己的认识,先后撰写了多篇学习体会文章。2011年10月,汪勇撰写的《深化说理执法之我见--贯彻说理执法机制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文,在全市公安机关说理执法征文活动中荣获了二等奖。

  他将工作干到极致,从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永远争做"排头兵"

  汪勇全身心的忘我工作,换来了咸东社区平安稳定的和谐环境。近年来,咸东社区先后被国家和省、市授予"全国基层优秀党组织"、"文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等多项荣誉。他所在的社区警务室,多年被评为分局示范警务室、全市优秀警务室和全省一级警务室。

  他保持清廉本色,不因被误解而苦恼,甘愿永远"秀"下去

  汪勇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贫苦青年,他深知所有的获得只能从劳动中来。工作中,他坚持朝前看,争当一流,生活中却常常朝后看,安过清贫而又恬淡的生活,从不借助手中的公权力谋私。

  他收入不高,曾经因支付不起患肾衰竭、尿毒症的父亲的医疗费而愧疚痛哭。汪勇家祖孙三代现在还租住着一间35平方米的简易房,家里的主要家具都是从二手家具市场淘来的。虽然他有手中的公权力,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收入多一点,过上富裕或比较富裕的日子,但他没有。他70多岁的母亲从老家来帮他照看孩子,为减轻儿子的经济压力,曾当清洁工扫马路多年。汪勇的妻子至今仍在一家酒店当保洁员,挣取微薄的酬劳,贴补家用。汪勇心里有一道底线,那就是不能拿人民给的权力去谋私。这条底线他从没有逾越。

  虽然他曾经也听到过"汪勇那是在做秀"的风言风语,也曾经为此苦恼过,但苦恼过后他也很坦然,他明白,自己是在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坚持人民警察的应有品质。他甘愿把这个"秀"永远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