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江苏徐州:双拥精神 薪火相传

  编者按:徐州,一个因淮海战役而彪炳史册的英雄城市,在做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同时,将双拥精神在薪火相传中发扬光大,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夺取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的光荣称号,正在奋力冲刺“九连冠”。本期“双拥天地”,讲述徐州的双拥故事。


  文 | 卫道光 牛庆怀


  “最后一粒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淮海战役时徐州人民拥军支前的歌谣,如今薪火相传,并发出时代强音。

  人民拥军蔚然成风

  5月11日,徐州市委副书记徐大勇和市委宣传部bbin宝盈出版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徐州工程学院、维维集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赴“徐州舰”开展徐州市慰问徐州舰暨城舰双拥共建活动。

  活动中,徐州工程学院在舰上举行了第三届“徐州舰”学员开学典礼和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工作。近三年来,学院共录取徐州舰官兵145人。徐州市图书馆向“徐州舰”官兵赠送了1000册图书,并成立了“徐州市图书馆徐州舰流动服务点”,举行了揭牌仪式。

  4月6日,41岁的退役军人张永和妻子韩才兰驱车来到驻徐王杰部队侦察营慰问,将饮水机、电风扇、洗衣机等价值两万余元的生活物资赠送给全营官兵。张永已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走进军营慰问献爱心了,自从17年前退役后,他一直热心拥军。张永创办了一家拓展培训公司,主要从事爱国拥军研学实践和素质拓展项目开发,在他的公司里,训练教官全部聘用优秀的退役老兵,公司创办14年来,已为近百名退役老兵提供就业岗位。

  江苏省徐州福年年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雁,到过王杰部队、空军勤务学院、武警徐州支队等驻徐部队,也到过海军“徐州舰”以及驻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部队。在泥泞坎坷的训练场、波涛汹涌的海面、滚烫袭人的沙滩,她总是像妈妈一样,为官兵们带去学习、生活、娱乐用品。去年夏天,程雁得知71集团军某部女子特战班女兵们训练异常艰苦,好多女兵手上、脸上都被蚊虫叮出红包,立即为女兵挑选了防晒霜和防蚊虫叮咬的药膏,顶着烈日送到她们手里。年轻的女兵们激动地喊道:“程妈妈,我们爱你!”

  军民鱼水一家亲。在徐州,社会力量拥军蔚然成风。像张永、程雁这样热心于拥军工作的人,数不胜数。很多拥军模范用自己的行动,擦亮徐州拥军活动品牌。

  以徐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为龙头,联合社会各界拥军力量,为驻军基层单位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以全国拥军模范庄印芳为代表的民间拥军群体,通过设立“立功受奖专项基金”等民间拥军奖项,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国防建设。

  驻地科技部门、高等院校和各大企业研发部门主动和部队携手,解决部队列装新型武器装备技术保障矛盾,研发了多型导弹装运车、随车起重机、军用抢险车等多种装备器材;中国矿业大学与驻徐某部形成共建共育合作新模式;江苏师范大学与驻徐某部共建全军首家“师德教育培训基地”;工商银行徐州分行分两期投资600余万元,为某大学训练基地建设“校园一卡通”;以徐州高铁为代表的交通窗口单位全面落实军人优先优待政策。特别是军人因公外出或来不及买票时,均可持军人有效证件直接先上车再补票。

  子弟兵倾情回馈

  在第29个“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应驻徐王杰部队“三立战功连”官兵邀请,5月18日上午,铜山区“永春残疾人之家”的22名残障人士来到王杰部队“三立战功连”,开展助残结对共建活动,圆了他们走出家门进军营参观见学的梦想。

  “当兵就当个好兵,做人就要做好人”,这是福建籍“三立战功连”士官陈江海一直秉承的思想,在王杰广场的爱心捐助仪式上,家庭经济并不富裕的他现场为“永春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人捐赠了价值2000元的物品。

  据了解,王杰部队多年来一直坚持爱心助残扶残工作,每逢助残日或者重大节假日,积极为驻地的残障人士和残疾儿童送温暖、献爱心,先后涌现出“学雷锋模范班”“三立战功连”士官陈江海、“王杰式”优秀士官贺志军等爱心助残先进单位和个人。

  前不久,在徐州市丰县李药铺村,第71集团军某旅扶贫小组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讨论研究下一阶段扶贫工作。

  洋葱和玉米是李药铺村的主要农作物,由于没有农产品收购点,导致卖不出去。为此,该旅去年投入扶贫专项资金,为李药铺村建造10800平方米农副产品收购大棚,给李药铺村150多位贫困村民提供了运输、搬运、包装等就业岗位,让因病致贫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仅仅一年的时间,村集体收入由去年帮扶前的2000元增加到今年的19万元。

  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第71集团军重点指导驻徐所属部队帮扶5个省级经济薄弱村,帮扶的经济薄弱村已成功脱贫152户285人;空军勤务学院围绕全军后勤重大装备体制项目“大型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展开攻关,成功研制出14吨大型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5吨空运机场装卸叉车后,与徐工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王杰部队再次与徐工集团起重机械事业部联手,为“拥军共建单位”郑重揭牌,共同开启一段双拥共建新征程……

  子弟兵的倾情回馈,为促进徐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老百姓们纷纷“点赞”。

  双拥基因植入城市血脉

  在王杰同志牺牲53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王杰班”一周年之际,军地联合召开了纪念大会,广泛开展“三信一书”(《假如明天上战场,留给亲人一封信》《假如明天上战场,亲人这样对我说》《假如明天上战场,人民会有啥重托》《一封永不过时的请战书》)主题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号召全市军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携手争做“两不怕”精神实践者。

  徐州市紧紧围绕增强国防观念和双拥创建意识这条主线,始终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纳入全民教育体系。

  整合挖掘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国防教育馆等22处红色教育资源,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全国首家双拥展览馆,编纂发布了《徐州拥军史》,充分发挥优秀国防教育阵地和双拥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功能。

  东部战区陆军把淮海战役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全市各级定期组织机关团体干部、青少年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国防教育馆、徐州双拥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推动军民携手传承红色基因,共育时代新人。徐州双拥展览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参观单位和个人近50万。

  组织团以上干部走进驻徐高校开展征兵宣传、国防知识讲座和“淮海战役进校园”等活动,邀请老红军、老八路军走进中小学校开展“身边的英雄讲身边的故事”,在中小学普遍开设国防教育课,群众“崇尚英雄、爱我国防”的意识不断增强。

  服务保障措施落地生根

  “选送好入伍、服务好在伍、安置好退伍”,使子弟兵受到尊崇,一直是徐州坚持的政策导向。

  每年征兵期间,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大学生入伍率逐年提升,去年高达79.1%,超额完成省定比例。

  在退役军人安置方面,实现安置政策、办法、程序和结果“四个透明”。近三年共接收转业干部1367名,安置到行政事业单位达90%以上;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2283名,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396名,均按省要求比例落实岗位。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培训工作,被称为“徐州模式”向全国推广;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年度参训率均达85%以上。

  编制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数量岗位,对随军家属进行定向招考,并杜绝任何单位拒绝接收随转家属。各地还定期举办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班,有效提升随军家属就业质量。

  对参加中考的军人子女,分别按照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的10%、5%、2%加分投档,录取五年制高职、中职时也按比例加分优待;接受义务教育的军人子女,坚持“相对就近、方便安全”原则,统筹安排军人子女到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较优学校就读;就读学前教育的军人子女,以部队幼儿园为主,没有条件进入部队园的,优先安排入地方公办园或普惠民办园就学;转学到徐州的军人子女,尽一切力量给予解决。

  实施现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政策;所有国营公园、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向现役军人、优抚对象免费开放;对符合住房保障准入条件的下岗、失业城镇志愿兵(士官),通过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和住房租赁补贴保障方式,优先安排解决。

  ……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双拥典型,弘扬新风。看得到的双拥成果呈现眼前,说不完的双拥故事在徐州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