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广西环江:从“铁皮柜”到“云大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档案查阅窗口,工作人员仅用5分钟就为退役军人蒙明将调出了完整的个人档案,之后办妥其退休手续中的军龄认定事项。“以前工作人员翻档案要大半天,现在通过电脑查阅,动动手指就能找到,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办完军龄认定事项的蒙明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一切得益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力开展的退役军人档案数字化建设。

“退役军人档案记录着服役经历、立功受奖等重要信息,是伴随他们一生的‘红色身份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子同介绍,过去,全县近6000份退役军人纸质档案都存放在县人武部,由于南方气候潮湿,部分档案出现泛黄、霉变、粘连等问题,字迹模糊不清、信息缺失。202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档案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10%的档案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陆续投入专项资金34.09万元,一方面建设60平方米标准化档案室,配备4组智能密集架、恒温恒湿系统和空调等设施、设备,确保档案室温度控制在20±2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5%—60%的适宜范围。同时聘请专家团队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性修复。目前工作人员已对1.6万余页破损档案进行修复处理。另一方面,对退役军人档案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将个人档案信息录入广西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利用数字化系统。系统支持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入伍地、安置地等9种检索字段的检索查询,单次档案查询时间从原来的平均3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平均5分钟,极大地方便了信息检索和数据统计工作。档案管理员蒙隆介绍:“退役军人档案实现数字化以来,我们累计为退役军人办理优抚待遇核定、社保接续等事项提供档案凭证85份。这套系统不仅提高了查询效率,更为后续开展精准服务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信息安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实行防盗门、防盗窗“物理隔离”,档案查阅必须“一次一登记”,档案数据修改需经过三级核准审批。同时,选派2名业务骨干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建立起“老班长+技术员”的协作管理团队,提升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

从泛黄的纸页到跳动的数据,从“铁皮柜”到“云大脑”,数字化档案不仅记录着过去的光荣,更连接着未来的服务,见证着服务保障工作的进步。

特约通讯员?刘德安?通讯员?杨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