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江苏江阴:新时代铸就双拥新气象

  江阴,简称澄,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一座有着深厚军事文化底蕴、优良双拥传统的城市。从“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发源地,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东起点,江阴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自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四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为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创建,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江阴特色的双拥之路,江阴先后5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9次被评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全省军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突出责任担当,在高位推动中加强双拥。江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心尽力支持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全力当好驻澄部队建设的坚强后盾。组织领导到位。始终坚持双拥工作“一把手”负责制,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部队,定期召开军政座谈会、市委常委议军会。成立由军地主要领导组成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召开例会,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确保双拥工作落实到位。全市现有双拥组织100多个、拥军优属服务组织600多个,形成了双拥共建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制度保障到位。近年来,江阴市先后出台《江阴市拥军优属暂行规定》《驻澄部队拥政爱民若干规定》《关于落实优抚安置对象有关政策待遇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为双拥共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政策依据,逐步推进双拥政策与医疗、就业、教育等各类保障制度配套衔接,双拥工作不断向“系统化谋划、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的方向有序推进。财政支持到位。始终把服务强军实践作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着力点,坚持“部队建设需要什么就保障什么,训练演习到哪里拥军支前就跟进到哪里”,在军产保护、土地置换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全力做好电力、通信、军粮、蔬菜副食品等物资的安全供应工作。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5.87亿元,对部队营区实行整体搬迁,支持营房建设、道路修建、水电线路改造等,极大改善了部队官兵的生活居住条件。

  突出宣传引导,在浓厚氛围中深化双拥。积极适应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新要求,整合宣传资源,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深入人心。国防教育全民参与。根据不同群体的年龄差异、文化素质和职业特点,深入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庆祝江阴解放70周年暨渡江战役纪念升旗仪式、红色军事电影巡回展播、国防形势报告会、防空警报鸣响演练、先进军事装备模型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进全社会了解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普遍共识。崇军氛围不断浓厚。积极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及学习宣传活动;组建“老兵故事宣讲团”入社区、进校园,当好红色基因传播者;组织开展“9·30”公祭、“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清明代祭扫和网上祭扫活动,举办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战时二等功以上功臣座谈会、“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晚会,让尊崇军人、致敬英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充分利用全媒体,开设“致敬老兵”专栏,展播“百名老兵颂党恩话初心”音频;上线“江阴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最新政策、发布工作动态、宣扬典型事迹,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2019年“八一”前夕,党的十九大代表、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21年,江阴澄港拖轮董事长、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常务副会长、江阴好人窦正满获评2021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军地互动持续加强。军地双方连续多年共同开展“爱心献功臣”、学雷锋、助残等各类活动,每逢重要节日,军地领导联合走访慰问烈属、伤残军人、参战人员和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华西村成为江苏省唯一村级双拥工作示范基地,全市各镇街、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经常性与驻澄部队举办军民联欢、开展军地交流,进一步夯实了双拥工作基础。

  突出政策落实,在办好实事中做实双拥。坚持把为驻澄部队优服务、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创新理念、思路和办法,扎实推动双拥工作新发展。军转安置尽心竭力。在机构精简、编制紧缺的情况下,坚持不讲困难、不谈条件、不打折扣的安置导向,讲政治顾大局,始终高标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科学合理制定安置计划,扩大“积分选岗”适用范围,探索“直通车”式安置办法,尽力提升人岗适配度。近四年来,共安置军队转业干部235名,其中团职干部60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32人,接收退役士兵1895名;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1.53亿元。优待抚恤不断优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出台《江阴市拥军优属暂行规定》《江阴市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细则》等政策,发布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清单,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等可免费游览全市旅游景点和乘坐公共交通;由政府出资,为新入伍义务兵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开展立功受奖喜报送达、新兵入伍欢送、退役士兵返乡欢迎、集中悬挂光荣牌等活动;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持续开展“爱心献功臣”军地联合走访活动。累计发放优待抚恤资金3.7亿元、各类慰问金360多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现役军人立功奖励金约1.3亿元。保障体系沉底到边。按照“五有”要求,全市17个镇(街道)、263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建成,形成退役军人“事有人管、难有人帮、业有人扶”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和“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活动,加强三级服务体系培训;开发市、镇、村三级贯通的智能一体化管理平台,形成覆盖各类退役军人的综合性信息数据库,提升服务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水平。

  突出互促互融,在创新发展中提升双拥。切实架好军地之间的连心桥,大力推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民融合,军地、军民互促共建、互动融合进一步深化细化。拥政爱民保障地方发展。驻澄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援江阴市发展,在抗灾抢险、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累计出动兵力1万余人次,参加义务劳动2750余天,为江阴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为5万多中学生开展军训。2019年《解放军报》以“百米码头岸线见境界”为题,报道了驻澄部队在策应长江大保护中主动让出100米码头岸线支援“第二故乡”建设的生动事例。拥军优属解决后顾之忧。聚焦“前方、前线、前沿”,始终把服务部队练兵备战、改革强军作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驻军部队营区整体搬迁、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及综合训练场建设、连接战备车库通道周边改造、文体训练设施改善等5项工程;举办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和短期技能培训,累计为驻澄部队无工作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助金128.7万元;积极为军人子女进入优质学校提供保障,解决子女入学入托312人,减免各类规费265万多元;扎实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走访慰问全市驻守边防的官兵家庭。充分发挥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及关爱基金带动作用,引入金融、通信、邮政、养老、保险等领域优质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推出拥军优抚“大礼包”。此外,市图书馆与驻澄部队共建图书流通点,开展智力拥军;长电科技等出资20万元设立“军民共建奖励基金”;天华纱业集团投资1.5亿余元建设“爱国拥军示范基地”。相继成立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学院和市退役军人双创学院,举办免费创业培训5期,累计培训退役军人创业团队及创客近300人次,军创空间现有入驻企业30家、在孵团队25个。近年来累计投入750万元对退役士兵实施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开通退役军人创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成立就业创业联盟。在无锡率先上线军人退役“一件事”联办,构建集成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便捷的保障服务。发挥优势推动军民融合。以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成立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江阴先进制造业和驻军部队高科技的优势,集聚产业、资金、技术、人力等关键要素资源,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计划,在全省率先成立军民融合专业银行、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全市现有“民参军”企业60家左右,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产值规模、企业数量、军工资质办理等均处于全省同类城市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