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福建漳州:沉浸式军事体验 跨越时空传薪火

?“出发,祝你们胜利!”

4月19日清晨,一面鲜红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福建省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负责人将象征革命精神的红旗郑重授予“小红军”代表。“这面旗帜,是93年前红军叔叔用鲜血染红的,今天交给你们,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他的话语让现场所有人肃然起敬。

这场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漳州市军休所、漳州市第二军休所、南靖县龙山镇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3周年活动,以25个“小红军”家庭沉浸式军事体验方式,重现93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两代人一起跨越时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

抵达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小红军”顾不上旅途的疲劳,迅速整队向战场遗址进发。听说“小红军”要来体验革命历史,当地村民深受感动,全村出动自发组织起后勤服务队、向导队和慰问队。有的村民腾出自家院子供“小红军”休整,有的煮好凉茶、备好点心,还有的老人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讲述祖辈支援红军的故事。

行军途中,讲解员带领“小红军”模拟红军徒步的艰辛,穿越红军走过的行军路线,学习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的精神。“注意隐蔽!快速通过火力封锁区!”在讲解员的指令下,“小红军”时而躲避、时而疾跑,额头沁出汗珠却满脸兴奋。“我好像真的成了红军小战士,耳边都是战友们的呐喊声!”一位男孩激动地说。

“前方‘雷区’,请迅速‘排雷’。”随着讲解员一声令下,“小红军”分成若干组,有模有样地利用“扫雷器”仔细识别“吱吱”声。当找到泥土中深埋的子弹壳时,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当头部负伤时,我们要这样包扎。”战地急救环节中,由漳州军休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组成的教官现场演示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战场急救技能。“受伤”的“小红军”在“战友”的搀扶下,沉浸式体验了红军受伤时的场景。一名女孩认真地说:“我爸爸是军医,他说红军医护兵就是这样救人的。”孩子们专注学习,仿佛置身烽火连天的战场。

“注意!三点一线,屏住呼吸,轻扣扳机!”在军事体验环节,“小红军”轮流体验95式自动步枪、手枪模拟射击,电子靶位上不时传来“十环”“九环”的报靶声。清脆的枪声引来附近居民驻足观看,一些胆子大点的孩子也加入体验环节。军休干部张教官一边教“小红军”射击动作,一边讲述当年红军使用红缨枪、大刀长矛作战的故事。

活动中,“小红军”参观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专题展”,大家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当年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英勇身姿,感受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决心。在“战地黄花分外香”炮弹壳展馆内,红色文化园林宪杉馆长指着一枚刻有弹痕的炮弹壳动情讲述:“这些曾是敌人的武器,被红军缴获后成了胜利的见证。”林馆长的话语让许多“小红军”伸手轻触展品,感受历史的余温。

活动还穿插了红军饭品尝、党史课堂、文艺表演等环节。漳州军休医疗志愿服务队在现场还为当地村民开设内科、烧伤科、儿科义诊及健康讲座。一位家长感慨道:“当地村民非常淳朴,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老百姓愿意拿出房子给红军住。这种军民一家的精神至今未变。”

活动尾声,一名“小红军”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战斗’让我懂得了红军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团结一心!”纪念馆负责人林登山表示:“从授旗到战场体验,我们构建了完整的红色教育链。愿天宝山的枪声永驻孩子心中,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