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城舰城船”双拥共建 绘就边海同心强军新图景
2021年12月18日,海军巴彦淖尔舰正式命名下水,2022年6月,海军925型远洋打捞救生船(原861长兴岛船)在海军舷号改革调整中获得新船名乌梁素海船。“一舰一船”成功命名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以“一舰一船”为桥梁,创新探索“城舰城船”双拥共建模式,将北疆人民的爱国情与海军官兵的强军志深度融合,打造形成了“边海一线同频、军民鱼水共生”的双拥工作特色品牌。
以情感共鸣为基,架起千里连心桥,让双拥共建有温度
巴彦淖尔市始终将情感联结作为双拥工作的核心纽带,通过“双向奔赴”的互动交流,让边疆与海疆的心贴得更近。
家书传情,厚植官兵家国情怀。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撰写新春慰问信,《巴彦淖尔晚报》8个版面刊发《“鸿雁”寄乡思 家书写给最亲的人》,以“军舰是流动的国土、军舰是海上的边境线,巴彦淖尔舰饱含着人民海军对巴彦淖尔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凝聚着巴彦淖尔人民对建设强大海军的殷切期望……”等深情表述,向舰船官兵传递“153万巴彦淖尔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的温暖;舰船官兵则以训练日记摘录、新春祝福视频、感谢信等形式回应,讲述“冰冷海水遇滚烫思念”“总书记考察家乡让我们倍感荣耀”等暖心故事,一封封“跨越山海的家书”成为传递思念与担当的“精神邮包”。
文化共融,凝聚官兵认同归属。“一舰一船”不仅肩负着保卫国家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还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巴彦淖尔文化的使命。登上战舰,走进船舱,舰船的设计和装饰处处体现着巴彦淖尔独特的地域文化,巴彦淖尔舰的文化长廊里,包含“鸿雁”“黄河几字湾”元素的舰徽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写意壁画交相辉映,舰训“忠诚、尚武、担当、荣誉”与河套平原的质朴坚韧同频共振;乌梁素海船的会议室悬挂着巴彦淖尔市赠送的皮画,全新打造的阅览室里设置了巴彦淖尔图书专栏,摆放着家乡的报刊和最新的人文书籍,官兵自豪地说:“我们有了第二故乡。”这种文化交融让官兵在远海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度,让边疆人民在海疆找到了情感寄托。
精神激励,激发官兵战斗意志。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授予舰船全体官兵“荣誉市民”称号,专门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舰徽船徽、舰帽船帽,精心编创了舰歌船歌。一朵浪花、一只鸿雁的舰徽将巴彦淖尔的这份情谊融入蔚蓝广袤的大海,黄河“几”字弯左上角的河套平原彰显着舰城同名、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石晓春创作的巴彦淖尔舰舰歌《走向辉煌》,以其深情而朴实的歌词,真挚而动人的旋律,传递着“军民鱼水情”的核心理念。舰船官兵感慨:“看到这些家乡元素,就感觉身在家中、家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敢战、善战、胜战的血性胆气和坚定信心。”
以机制创新为纲,织密共建保障网,让双拥工作有章法
新时代双拥工作既要“架天线”强化政治引领,更要“接地气”创新实践载体。巴彦淖尔市坚持“常态长效、务实管用”原则,与舰船单位共同构建“五位一体”共建机制,推动双拥工作从“节日互动”转向“全年深耕”。
建立机制,密切“城舰共建”关系。与巴彦淖尔舰、乌梁素海船分别签订双拥共建协议,建立慰问互访、联合协商、文化共创、宣传推广、优待褒扬5大机制,专门设立专项慰问经费100万元,通过协商共建事宜、组织走访慰问、广泛开展“城舰共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城舰共建”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深化合作,共建共享城舰优质资源。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融合发展的原则 ,先后开展“双拥文艺汇演”“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主题实践”“国防研学实践暨舰船双拥共建”等活动,强固巴彦淖尔市与海军舰船的情感纽带。同时创新拥军模式,以巴彦淖尔传统美食为纽带,帮助舰船炊事班掌握地方特色菜做法,让“暖心菜谱”成为提升战斗力的“秘密武器”。
融合发展,提升“城舰共建”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地域文化和舰船文化深度融合,在城市主干道交通指示牌和公交宣传栏设置舰船双拥主题宣传栏50余处,20余处户外LED大屏和1200余块室内电梯屏滚动展播舰船宣传片和歌曲;巴彦淖尔舰、乌梁素海船作为巴彦淖尔对外宣传的“海上窗口”,多次利用舰艇开放日、海军节、军事文化交流等重大任务宣传报道等时机,向全国全世界展示“天赋河套”“塞上江南”的城市形象,让边疆名片随战舰走向深蓝。
以实干担当为要,共筑强军“同心圆”,让双拥成效有质感
巴彦淖尔市始终将支持部队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将双拥共建与国防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地方所能与官兵所需精准对接。
暖心实事实现军地互利共赢。建立“舰船关爱台账”,每年梳理舰船需求与地方能力清单,通过聘任“舰船辅导员”、共建“海军科普角”等活动,推动舰船优势与地方需求深度对接,实现“部队助力地方发展、地方反哺部队建设”的良性循环。
暖心服务满足官兵日常生活需求。“这是为你们准备的黄柿子、河套面粉、葵花籽等特色农畜产品,还有军事、历史、文学等各类图书。”军舰的甲板上,整齐摆放着双拥共建的慰问品,承载着第二故乡人民的深情厚谊。舰船结对共建以来,每逢春节、建军节、海军节,巴彦淖尔市双拥办都会开展走访慰问,广泛征求舰船官兵对慰问品采购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满足官兵所需,把巴彦淖尔人民对巴彦淖尔舰、乌梁素海船全体官兵的深情厚谊寄托到千里之外的美丽海疆。
暖心礼物让舰船官兵倍感温馨。在“一舰一船”官兵的阅览室、案头边、喇叭里、床头上,处处可见来自家乡的暖心小礼物:最爱读的是家乡定期寄来的《巴彦淖尔晚报》,最想看的是来自家乡小朋友画的“我心中的巴彦淖尔舰”“我心中的乌梁素海船”,最常听的是《唱响巴彦淖尔》《唱响天赋河套》歌曲专辑,最享受的就是翻看《巴彦淖尔摄影作品集》《河套灌区 千年基业》。一件件满载心意饱含温情的礼物,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官兵身边,表达了巴彦淖尔人民对海军的深厚情感与期望。
“一舰一船”双拥共建的实践表明,边疆与海疆虽相隔千里,但只要以情感共鸣为纽带、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实干担当为支撑,就能将“流动国土”转化为“固定联结”,让双拥工作从地域共建升华为精神共生。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将继续深化“城舰城船”双拥共建模式,拓展国防教育、军民融合等合作领域,让边海同心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为强军兴军贡献更多巴彦淖尔力量!(文/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