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汉滨区:为兵服务中续写光荣
六载乘风破浪,六载春华秋实。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树牢“双拥强国、双拥利军、双拥兴区、双拥惠民”理念,聚焦解决军人安置、军属就业、子女入学问题,优化驻地和社会环境,促进军民融合“三后两环一融合”,立足区域红色资源优势、双拥工作优势、经济发展优势,以高站位、高标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主动作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在新时代为兵服务的赛道上跑出“汉滨速度、汉滨效率、汉滨质量”。
“让这些老英雄快乐过节”
“八一”前夕,汉滨区大地炎炎夏日,高温难耐。酷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走访慰问老兵的步伐。
“马上八一建军节,我们趁节日前夕,将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关爱送上门,让这些老英雄快乐过节。”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7月31日,居住在新城街道兴安社区的97岁抗美援朝女兵廖万苏家的门被轻轻叩开。廖万苏于1949年12月应征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卫生科文化教员,1964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扎根基层教育事业。
“这么热的天,还惦记着我们一家,太感谢了!”见到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廖万苏一家喜出望外。因多次上门热心服务,这家人早把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视同亲人。
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将印有“感谢您为祖国作出的贡献”的信封和慰问金递给廖万苏时,廖万苏已经泪流满面。她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
家住江北街道的百岁抗战老兵吴文次是个“乐天派”。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走进他家时,他正在看bbin宝盈。
不等工作人员坐下,吴文次就激动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开始讲述战场上的精彩故事。
“看见敌机时我并没有急着开枪,先是屏住呼吸瞄准,等敌机靠近了我一梭子子弹打出去……”吴文次讲起故事来,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战场。
廖万苏、吴文次只是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的缩影……据介绍,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主动作为,勇于担责,对退役军人实行了全覆盖摸排,真正为这些退役军人解决了不少难题。通过建档立卡,进行大数据管理,让这些为保卫国家作出贡献的退役军人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
“这里永远是退役军人的家”
“军人是崇高的职业,是值得尊重的群体,我以能服务这个群体为荣,这里永远是退役军人的家。”这是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挂在嘴边的话。长期以来,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在“精”和“细”上做文章,主动作为,用心用情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心”出发,帮助解决退役军人的操心事、烦心事,办好“分内事”。
一个港湾,让退役军人有家的感觉。
“每年两季退役的军人,我们都会召开座谈会,进行适应性培训,尊重每一个退役军人,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不能是参军入伍时热热闹闹,退役返乡时冷冷清清。”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创业和军休管理股负责人说。
“要把汉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成退役军人、军属的避风港。”秉持这样的信念,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退役军人服务站如何更好地为老兵服务?汉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对此颇有心得。他认为,首先要做到“让老兵愿意来”,其次要做到“主动走到老兵身边去”。为了“让老兵愿意来”,从全区开始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起,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就积极指导参与各基层服务站规划、协调,按照“军味十足、兵至如归”的建设理念,在全区确定了12个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示范创建标杆,以点带面,推动27个镇(街道)服务站建设。
对于退役军人来说,就业问题是最关键的。近年来,我们摸清辖区退役军人就业底数,建立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大家的就业创业需求。每年组织辖区企业开展退役军人招聘会,并推出相关培训课程;同时引导他们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村级建设,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党员列为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予以培养。另外,针对一些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协助做好创业项目搭桥服务工作。
为更好地服务退役军人,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推进区、镇、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为退役军人建档“织网”、用心“编网”、办事“造网”,打造“小网格+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新模式,打通退役军人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为退役军人打造了一个个温馨的‘家’。除牵头组建区、镇、村三级联络机制外,我们还通过开设老兵之家、举办退役军人运动会、发布立功军人荣誉榜等多元化方式,凝聚‘兵’心士气。”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说。
“让退役军人退有所为”
退役军人是一支忠诚担当的队伍,如何发挥好这支队伍的模范作用,是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在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引领下,由退役军人陈业发起组织的汉滨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陆续在汉滨区内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我为烈士碑文描金描红”、联合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开展国防教育宣讲等系列活动。退役军人陈业也荣获“安康好人”荣誉称号。
“我们通过退役军人开展系列活动,将军人的优良作风传承给下一代,在广大青少年中根植爱国主义教育。”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了解每个人的就业需求,并在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双向推介,让他们都能找到满意的岗位。”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来招工”就业推介活动,助推退役军人就业。
来自张滩镇王湾村的王乐,自2018年退役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多渠道联系,得知永利精工集团上海宝钢项目招聘退役军人,及时牵线搭桥,使王乐成功入职永利精工集团上海宝钢项目。他现已被提拔为内外检验生产线组长,月薪达10000元。
“多亏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牵线搭桥,让我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有了工作,生活更有奔头了。”王乐高兴地说。自2022年8月起,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向永利精工集团上海宝钢项目推荐就业51人次,现有在岗稳定就业33人。“我们通过和本地、外地企业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岗位信息、人才信息双向推介、实时推介。通过精准助力,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让现役军人充满荣誉感”
“感谢你们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为家乡争光,向光荣的军属致敬!”6月18日,汉滨区主要领导与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行,带着立功喜报,来到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陈志学家中,为其母亲送去立功喜报和慰问金。
只要在部队立功,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班子都会与军地领导一起将立功喜报送到立功军人家里。
“军人在部队立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家乡父老的荣誉。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将这份喜讯送达,让现役军人充满荣誉感。”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股负责人说。
军功章凝聚着战士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也包含着一个个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军属家庭。身披红花,手捧喜报,军属们难掩喜悦和自豪。
每逢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都会走访慰问军人军属,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询问家属的身体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诉求,让军人军属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军人军属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我们不仅要将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也将全力做好军人军属的各项服务保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让现役军人在部队无后顾之忧,安心服役。”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说。“未来,汉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深化服务,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将鼓励更多的退役军人投身各行各业,为汉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老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