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

512个红指印:乡亲授他“军功章”

退役军人罗旺彬连续9年担任广西钦州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两度被乡亲们联名挽留——

512个红指印:乡亲授他“军功章”


11月下旬,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草木依然葱茏。驱车前往陆屋镇申安村,成片的甘蔗林向远处延伸,空气中仿佛能闻到香甜的味道。

“你们先坐,我很快忙完……”走进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旺彬的办公室,这位中等身材、两鬓略显斑白的老兵,正在电脑前忙碌着。

“这段时间,村里正在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评估,工作量不小。”同行的灵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指着罗旺彬的电脑,小声对笔者说。

罗旺彬的电脑桌面图案,是满屏的红指印。这正是笔者前来的原因——在罗旺彬驻村的9年里,乡亲们两度联名按下红指印,向镇党委提出“要求罗旺彬同志继续留任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申请。

红指印,是中国农民质朴而坚决的表达。乡亲们为什么不舍得罗旺彬离开?在挂满锦旗的办公室里,在郁郁葱葱的甘蔗林里,在乡亲们朴实无华的笑脸里,笔者寻找着答案。

“当过兵的人,要有兵的样子”

罗旺彬当兵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3年。这段经历,却深刻影响着他的人生。

1992年,罗旺彬从家乡灵山县参军入伍,成为武警四川总队一名战士。新训结束,平时话不多但办事沉稳的罗旺彬,被选中成为连队通信员。

有战友觉得,通信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上传下达,难有作为。罗旺彬并不认同:“这是很能锻炼人的岗位,关键要看你怎么干。”

准确、迅速地传送上级命令、指示,熟记有关单位的番号、代号,及时取送、分发报刊……回忆起当通信员的点点滴滴,罗旺彬滔滔不绝:“那段经历带给我的收获主要有两个:一是勤快严谨,眼里要有活儿;二是明白一个道理,悬在空中容易飘飘然,多跑班排、扎进兵堆才有归属感。就像现在,我和乡亲们待在一起就觉得特别踏实。”

3年时光匆匆而逝。1995年,罗旺彬退役回到老家,在灵山县税务局基层岗位一干就是21个年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2016年灵山县税务局选派干部到申安村驻村的消息,在罗旺彬平静的心湖里激起涟漪。

“以前来申安村,都不敢穿皮鞋来。”罗旺彬回忆,在县税务局工作的那些年,他多次到申安村开展税务工作。那时,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脚泥,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守着薄田过日子。罗旺彬心里早就有一个念头:将来有机会,要为村里做点什么。

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罗旺彬跟妻子商量,想去申安村驻村。不出所料,在灵山县其他乡镇工作多年的妻子,对他的想法非常支持。

2016年3月7日,40岁的罗旺彬带着行李到申安村报到。驻村第一天,他就干了一件事——把村委会办公用的几间平房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是村里的门面,也是一个老兵的脸面。不管干什么事,当过兵的人,要有兵的样子。”罗旺彬说。

“我心里有乡亲们,他们自然对我亲”

为尽快打开局面,罗旺彬起早贪黑入户走访,没想到连连碰壁。他把几位德高望重的村民请来,表明想为村里做点事的态度,希望得到支持。一位村民提醒他,要想让乡亲们掏心窝子,就得“走进”他们心里。原来,前几天入户走访时,“没想太多”的罗旺彬,穿了一身税务工作人员制服。因为这个原因,有村民觉得他“摆架子”、不亲近。

从此,那个有些“书生气”的机关干部不见了,石墩上、田埂边,多了一个皮肤晒得黝黑、走路脚底生风的“罗书记”。

罗旺彬把走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个个记在本子上。“乡亲们各有各的难处,如果一家一户‘撒胡椒面’,是省事、简单,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继续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与村两委班子反复研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工作思路逐渐清晰。

笔者随罗旺彬来到申安村糖料蔗种植基地。蔗农们熟练地砍蔗、削叶、捆绑,一辆辆运输甘蔗的卡车停在林边。

“申安村一直有种甘蔗的传统,但以前种植分散,销路一般。”走进甘蔗林深处,罗旺彬不时停下步子,摸一摸、摇一摇甘蔗,“今年的产量、销路都还不错。”

继续向前,笔者见到正戴着草帽弯腰砍甘蔗的村民施显周。他说,以前自家只有几亩甘蔗田,随着村里“甜蜜事业”的发展壮大,他如今承包了80多亩甘蔗田,是村里的种植大户。

“这都是罗书记一步步带出来的。”施显周回忆,罗旺彬驻村没几个月,就提出发挥甘蔗种植传统优势,进一步做大甘蔗产业的想法。在罗旺彬牵头下,村里引进新品种糖料蔗,推进甘蔗“种、收、销、榨”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破解村民没钱种、不懂种、卖不出的难题。与此同时,罗旺彬为争取修路资金“磨破了嘴皮子”,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如飘带般伸向甘蔗林深处。

2023年底,申安村成为灵山县种植甘蔗数量最多的村。沿着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前行,一路上遇到的村民们,亲热地和罗旺彬打着招呼。

“我心里有乡亲们,他们自然对我亲。”罗旺彬笑着说。

“乡亲们需要我,我就留下接着干”

2020年2月,罗旺彬的驻村任期将满。当时,他的父亲身体不太好,孩子也需要照顾,可看到那份按着申安村28名村民红指印、希望他留任的申请书,罗旺彬还是留了下来。几年后,在他又一个驻村任期将满之际,乡亲们再一次联名按下红指印,希望他继续留任。这一次,按下红指印的村民增加至512人。

“这些红指印,是乡亲们授予我的‘军功章’。”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罗旺彬满心感动,“乡亲们需要我,我就留下接着干。”

申安村村委会后面,一栋黄色的厂房引人注目。这是罗旺彬为村集体申请帮扶资金,与一家玩具厂合作共建的“就业帮扶车间”。村民黄春华和邝积连就在这里工作,他们都在留任申请书上按下了红指印。

笔者了解到,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要照顾孩子,黄春华一度没机会工作。罗旺彬介绍她到“就业帮扶车间”上班,既能补贴家用,又方便照顾孩子。

车间另一头,46岁的邝积连正在给玩具喷漆上色。邝积连没有妻儿,父母去世后一度失去生活目标。在罗旺彬苦口婆心劝说下,邝积连终于答应到“就业帮扶车间”工作。“现在我的生活过得挺好。罗书记是一心为我们村好,我愿意听他的!”邝积连说。

采访期间,笔者发现,不管是在甘蔗林里,还是在“就业帮扶车间”,抑或是在村民广场,听说有人采访“罗书记”,乡亲们便热热闹闹地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讲起他们与罗旺彬的故事。

聆听乡亲们的讲述,笔者一次次想起被罗旺彬设置成电脑桌面的那张红指印照片——

那一枚枚红指印,红得鲜艳,让人心暖。

图①:罗旺彬(右三)和村民在一起。

图②:罗旺彬(右)和村民一起种甘蔗。

图③:罗旺彬(右)到村民家走访。

图④:村民联名在希望罗旺彬留任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指印。

受访者供图